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7 lines (45 loc) · 11.7 KB

20170801.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7 lines (45 loc) · 11.7 KB

非營利組織的社交平台檢查表

不管是國外進行多年堪稱略具規模系統化的調查(參見前作:NonProfit Tech for Good: 2017…


非營利組織的社交平台檢查表

http://jcsocialmarketing.com/2014/03/nonprofit-social-media-checklist

不管是國外進行多年堪稱略具規模系統化的調查(參見前作:NonProfit Tech for Good: 2017 全球NGO線上科技使用),或是直觀猜想台灣網路生態上對於臉書的重度依賴,集中化的商業社交平台網站近兩三年來已成了許多網路使用者取得消息來源的最重要主要管道。政治人物、商業或非商業部門,莫不在社交平台上開設帳戶、粉專,其中不少可能根本沒有所謂的官網、沒有租購自家網域名,但倒是愛計較粉絲人數。對社交平台的經營,有些組織或個人已不只是光花錢買廣告,還借重了大數據分析的諮詢企管服務,自有一番細緻的分眾量身行銷手法。

雖然一直打算寫一些關於NGO/NPO在使用、經營社交平台的注意事項(戰略面、組織政策面的課題)、管理工具應用(戰法、技巧面),但總覺得自身欠缺操作經營社交平台行銷的實戰成功經驗,寫起來一定很沒有說服力。與其抄一些「違心之論」---如何成功地讓NGO/NPO粉絲專業在一個月內新增10,000人、一篇貼文如何贏得100,000個眼球曝光與按贊之類的東西,反倒是希望在這個地方可以整理出一點「基本」份際的參考,例如NGO/NPO工作者對自己私人社交帳戶與組織正式官方帳戶之間的界限(另參見前作:NGO/NPO工作者該如何使用(個人)社交平台?)、NGO/NPO如何從組織的整體角度來思考與貫徹對其正式官方帳戶的社交平台經營策略與使用政策等等。嗯,不過這類蹲馬步練體質的文章,在這個資訊雜陳光速飛行的年代裏,會有什麼意義嗎?

近來同步著手整理「NGO/ NPO 數位網路工具滙整清單」,其中開了一個分類為「社交平台經營管理」。2011年從 webinar 知道國外在推廣NPO/NGO的官網、社交平台經營與數位工具的使用,即聽聞有不少social media management tools,建議非營利組織可以使用其服務更有效地來經營管理不同的社交平台。簡單來說,這類專用於社交平台管理的工具其主打的服務有:跨不同社交平台的同步管理、點閱轉換率等數據分析、最佳貼文分析、最佳推文時段建議等等。

因為本人沒用臉書服務,不知道台灣的NPO/NGO是否會擅用 social media management tools,但初步從這份台灣NPO/NGO 極少數有開設推特帳號的列表整理片面推測,台灣NPO/NGO本身對推特twitter 管理經營態度就是把它晾在一旁,列表中_「還活著」帳號的其約9成上以推文內容_都是直接從臉書同步_過來。換言之就是本地NPO/NGO的社交平台經營完全以臉書為主,推文只是順便剛好而已。_這在國外談社交平台管理經營是非常不推薦的作法(例如我個人很討厭推特上只出現一行fb短網址),不過在台灣,唉,就先算了吧(但還是希望台灣的臉書用戶要把訊息同步到其它社交平台時,稍考量一下其它的使用生態與情境。只有一行無法還原的短網址,實在很…..)。

稍對比國外NGO/NPO對於推持社交平台的經營方式,簡單從其「短網址」還原回官網文章連結的長網址,就可以知道每一篇文章發佈即為透過 social media management tools 在不同平台與傳播管道記錄其點擊轉換率,例如這則 http://www.niemanlab.org/2017/07/stories-may-have-political-impact-less-by-persuading-than-by-reminding-people-which-side-they-are-on/?utm_content=buffercc6a9&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com&utm_campaign=buffer?問號後面的一長串資訊其實代表了是透過(本例中即使用buffer)哪個管道(本例中讀者看到了twitter的訊息而點開的連結)所發佈出去的訊息,社交平台管理者除節省管理不同社交平台帳號的時間,更可精準地掌握不同平台的效益。

苦腦著是否要保留「社交平台經營管理」的工具服務清單整理之際,看到了這份三年前的資訊:Julia’s Nonprofit Social Media Checklist,其內容還算四平八穩,即便在社平台平生態三年內能翻天覆地變化,許多2014前後出現的 social media management tools / services 可能今天又洗牌過兩三輪有消失有些新冒出來的面孔。但 Nonprofit Social Media Checklist 21條簡要的建議檢查事項,在今天仍是基本ABC。這份資訊標題與內容旨在提醒NPO 在社交平台上發佈任何訊息前最好能三思地依檢查表考慮是否通過以提昇其社交平台經營的成效,但從另一方面思考,任何人(不管是否為公眾人物或是組織型的帳號)其實都應該更謹慎地使用社交平台「發聲筒」,因為它雖然可以讓人享受到被關注的存在感,但也有些工作倫理或是情報資訊一旦發佈就覆水難收的未知與不可控制。或許我們都該有一份「心中的檢查表」 — — 它不是心中小警總的言論自我審查,而是認知到言論與隱私並非絕對的權利因此伴生的責任感吧。


兹將這21項「非營利組織的社交平台」檢查條目簡譯列如下:

  1. Is your content relevant to your audience? 內容對讀者是否有切身關聯?
  2. Does it pass the “will they care” test? 貼文內容應通過「讀者會在意嗎」的檢驗。
  3. Is your post, tweet or photo meant to elicit engagement — likes, shares, comments? 貼文、推文或照片激起讀者的互動--按贊、分享、留言評論。
  4. Do you have social share buttons on your website, blog posts and thank you pages? 在官網、部落格文章上裝有方便的社交平台分享按鈕。(**本人備註:**雖然從短期的商業促銷來看,提供便於分享按鈕似乎可方便讀者快速分享讓文章能見曝光提高,不過其涉及某些NPO/NGO網站管理者與讀者都無法自由控制的追踪器訪客隱私數據收集,所以這兩三年來我的個人部落格或製作的網頁已不再使用是社交平台官方提供或類似sharethis的分享按鈕。可能許多NPO並不會在意此事,但如果貴單位有意識到此問題,但又非得需要安裝分享按鈕,倒是可以搜尋“open source share button”,看看是否有封閉商分享按鈕之外的替代品。)
  5. Do you have links to your social media accounts on all marketing materials? 所有的行銷材料,如電子報、電郵、官網上放入了社交平台帳號的資訊。
  6. Do you understand the unique culture of each social network?了解不同社交平台個別獨特的文化。
  7. Are you posting at the ideal time for your audience? 在最佳時刻發佈貼文。
  8. Are you posting a good mix of links, photos, videos and text? 貼文內容適當地包含了推廣的連結、照片、影片與內文重點。
  9. Do you share others’ content frequently, with attribution? 固定分享他人的貼文並附上來源。
  10. Do you thank your community members when they share, comment, like and retweet? 適當地向參與貼文/推文互動的讀者表示感謝。
  11. Are you strategically posting to become the go-to resource in your cause area? 有策略計畫地張貼關注議題領域的重要資源資訊。
  12. Are you following the 80/20 rule — 80% of content providing value, 20% about you? 依循 80/20 法測,8成的內容提供有價值的資訊;2成可作組織整體行銷推廣。
  13. Are you constantly looking for ways to connect your stakeholders online? 持續地找尋與利害關係者在網路連繫的最佳方式。
  14. Do you often share resources, articles and blog posts that are helpful? 經常地分享有用的資源、文章。
  15. Do you create your own eye-catching graphics using Canva or PicMonkey? 擅用Canva、 PicMonkey 等線上圖片製作工具來建立吸引目光的圖片
  16. Do your supporters know you are active on social networks? Have you told them? 支持人是否知道你在社交平台網路的情況?是否有向他們滙報?
  17. Do you engage Online Ambassadors to spread the word about your cause? 是否透過代言人大使來宣傳組織的議題和活動?
  18. Are you collecting and sharing success stories and testimonials? 收集與分享成功的故事與證言。
  19. Do you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 the impact of your work across social media channels? 透過社交平台來展現組織在工作成果上的社會影響
  20. Are you listening and responding to comments and questions? 傾聽或回應社交平台上的評論或問題。
  21. Do you post to one social network at least once per day?每一個社交平台管道每日至少有一則貼文/推文。

本週其它好文推薦:

  1. What a digital organisation looks like: 最近才知道doteveryone 這個位於英國倫敦的智庫組織,其口號是「Fight for a fairer internet」。 其利用Medium 發佈的線上出版品,內容還蠻有趣的。尤其作為一種智庫型的非營利機構,它探談數位化的對像並不限於非營利部門應用,但其中肯清晰的思路建議,當讓各部門(不只是 NGO/NPO)在思考數位化這件事時,看到的不能只是眼前技能技巧而已。
  2. A manual for a new era of direct action : 美國當代非暴力直接行動提倡與教育行動者George Lakey 最近回顧了自己在53年前為美國南方民權運動(沒錯,George Lakey 今年即將滿八十歲了)所寫的「A Manual for Direct Action」,思考著在21世紀此刻的美國政治環境下,社會運動又該如何面對著這個時代不同變動的挑戰。文章中提供許多重要的資源連結和案例,值得細讀收藏。

TWNGO 其它資源 :

我們開通了可自由加入的 slack 線上閒聊室,另透過Revue 寄送的雙週電子報「NGO推進器」已於昨天正式發佈了第一期,歡迎讀者有空捧場訂閱指教。當然本站的始作俑者:推特也依然生生不息地放送著台灣近一百五十家NGO/NPO的官網或電子報訊息,雖然上頭的資訊有點雜但還是請大家多多益善。

By Taiwan NGOs go digital ? on August 1, 2017.

Canonical link

Exported from Medium on March 14,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