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3 lines (28 loc) · 8.27 KB

20180327.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3 lines (28 loc) · 8.27 KB

關於倡議,如何評估?

噁,其實我個人不太喜歡「倡議」這個字眼,原因之一是來自幾年前在一些公開場合上常聽到台灣所謂研究公民組織的社會學大老們很愛把這個詞加到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身上,但到底「倡議」(advocacy)意指何種行為內容,連結到 NGO/NPO…


關於倡議,如何評估?


噁,其實我個人不太喜歡「倡議」這個字眼,原因之一是來自幾年前在一些公開場合上常聽到台灣所謂研究公民組織的社會學大老們很愛把這個詞加到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身上,但到底「倡議」(advocacy)意指何種行為內容,連結到 NGO/NPO 又意謂著推展什麼實質具體工作,卻是讓我越聽越迷惘,越聽越頭疼,造成了對此字倒胃口的心理不健康狀態。

我對「倡議」一字仇情的原因之二,是進入到不投政府標案不求官方補助的公民組織工作後,常要擔憂著募款與財務自主的「經營壓力」,這時候就更能體會所謂「倡議型 NGOs」的不堪(一擊)。舉個例子,服務型慈善類非營利組織可以打著資助弱勢失學兒童(計畫願景:創造一個人人皆可接受教育、開發自身潛能的公平社會;方案目標:100% 學童就學率;計畫步驟可能包括:服務對象訪查、資助內容設計、資源募集、方案執行追踪….),這些相對明確的計畫方案來向廣大善心民眾募款。但如果計畫方案為:推動個人資料立法保護、落實隱私權…等抽象口號作文式的專案(雖然也可發揮「想像力」編出更細緻具體踏實的工作內容規劃,但能否順利在時程上達陣又是另一個長篇故事),真的真的很難拉緊募款人的神經。這背後不脫許多 NGO 在推動社會制度政策改變過程中,很難對自身工作進展與成果予以適當「評估」的困境。

雖然本人對「倡議」一詞有如此難解的過敏症,但 advocacy 始終是民主社會無法視而不見、無可迴避、企圖影響著政治權力運作的重要集體行為。所以還是花點時間好好來面對,想想如何嚴肅認真看待「倡議」而不是只用來作一朵時代浪花上說嘴的潮字。


先回到該如何界定倡議一詞, Salsa Labs 建議不妨回到最簡單基礎的起點:”Back to Basics: What is Advocacy?”一文對於「advocacy」提出了扼要的內涵定義:關切某特定社會公共事務,採取明確行動以促進其正向良性的進展改善。 它之所以和行動主義(Activism)不同,在於前者重點在是以人為核心的社會運動策略思考:要影響誰、理由何在、如何改變目標對象的認知與決定.....,而行動主義則側重在行動手段面的規劃執行。倡議可以包含法案遊說 lobbying、司法訴訟 litigation、社會教育 educating、組織動員 organizing 等等行動方法。要注意的是,這些手段方式都算是倡議工作的一部份,但不宜反向地把「倡議」限縮綁在某單一型式或固定行為。換言之,我們可以說XX法案立法修法遊說是一種倡議行動,但不能說倡議行為就只有到立法院對立委陳情施壓。(又,美國法令規定,向稅稽單位申請免稅資格501(c)(3) 的非營利組織,有限制其直接投注在立法遊說活動經費上限。)


有了一點對「advocacy」基本認識後,另一個問題隨之浮現:當越來越多的倡議型 NGO/NPO,越來越多企圖影響上位政策決定運作的社會運動,吾人又如何來評估 NGO/NPO 所採取的各式介入行動,是否真達到了促進該議題正向改善的目標(或曰哪些介入戰法可奏效,哪些可能苦無功效)?這大概也是前面所提,社服型 NPO 可算出送達多少愛心便當給哪些社區獨居老人等具體數字,易說動捐款者短期看到清楚成效,但倡議型 NGO 的計畫方案則往往吃力不討好,尤其難以提出可信的因果證明證據。

3ie (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 for Impact Evaluation) 算是一個年輕的研究型非營利機構,其任務在從事國際援助方案成效影響評估之研究。去年底他們發表了一份工作小組文件:Evaluating advocacy: an exploration of evidence and tools to understand what works and why,報告試圖找出如何評估 NGO/NPO 倡議行為成效的適當方式或工具。

若期望讀完這份資料後就此了然從容地評估「倡議」,恐怕讀者會很失望。這八十頁的報告,因其使用的陳述形式學術味較重,消化起來並不輕鬆。重頭戲在於細述其研究方法與過程:先從幾個大型論文資料庫中篩選挑出有關倡議評估的研究文獻,再針對這五十多份文件內容是否出現一些共通的變數,如介入行動類型、方式、企圖影響的對象、發生地區、最後成果、有效性、介入行為的侷限…..等等,予以編碼量化。最後利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假設檢定推論,看看這些收集來資料中的各項的變數所做出的假設,其間的變異值是否落在可接受範圍足以證明其假設的行動對結果具有關聯性之影響(即找出成功與失敗倡議行動之間的變異關係與可能影響因子)。

想必讀者此刻心裏一頭霧水,這到底是什麼挖糕?例如近來留意到許多國外 NGO/NPO 在討論社會影響力時常提及的「改變理論」(Theory of Change)模型,在該文本中預設讀者應都已熟悉上手的常識工具,自己卻是從零開始摸索 TOC 使用方法。如不黯一點基本的方案規劃與評估技術,恐怕難以熟練、準確地羅列出方案預設達成的目標與走到終點之間有哪些步驟過程、可採取何種方法,再從中捕抓出各式介入行動與短中長程目標成果之間的關聯度,終能以客觀事證來支橕所宣稱開創的社會進步。

八十頁文件的後半段篇幅則整理了其它十種常用的倡議評估方法與四種工具,並提供相關附錄參考文獻。如果想從學術面札實地探討 NGO/NPO 倡議的規畫、執行、成效,這些資源倒是一份很好的索驥指引。如果只是 NGO/NPO 想參考找出市場上有哪些現成可用的倡議評估方法,則可以看看在後半段的介紹。

但說到底,實務取向非營利部門,究竟能從這篇研究報告中受益、學習到什麼?我個人覺得,雖然僅從一篇研究尚難一般化斷言何種是成功的倡議策略,哪種介入手段有最顯著的影響功效,正反映倡議行為本身牽扯多重社會因子與主客觀環境變數的挑戰。國外(學界或實務界)正試圖發展出各種 NGO 社會倡議評估方法論,但這股探討論趨勢,對台灣絕大多數 NGO 則是暫時無從所悉無可適從。這篇替本地 NGO/NPO 忙碌的少爺千金們提鞋讀書的心得筆記,一整個覺得「TWNGO 推進器」存在的價值就在於這種無用之用啊 XDXD。


除每週二在 Medium 平台發佈專文外,「NGO 推進器」每個月整理一次的電子報,主動把文章滙整到訂戶電子郵件,或是加入 TWNGO slack 安靜無趣的聊天室。

NGO 推進器 — Revue
_NGO 推進器 — 每月電子報,從非政府組織的角度探討分享網路數位領域,從上層政策面到工具應用等雜七雜八的課題。…_www.getrevue.co

By jxtsai on March 27, 2018.

Canonical link

Exported from Medium on March 15,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