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5 lines (43 loc) · 7.38 KB

20180522.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5 lines (43 loc) · 7.38 KB

社運行動手冊 3.0 開源共筆計畫 — Blueprints for Change

GreenPeace 旗下專責研究社會運動與新興科技應用的 Mobilisation Lab 在今年四月底宣佈展開一項開源的 Blueprints for Change…


社運行動手冊 3.0 開源共筆計畫 — Blueprints for Change


GreenPeace 旗下專責研究社會運動與新興科技應用的 Mobilisation Lab 在今年四月底宣佈展開一項開源的 Blueprints for Change 群力智慧外包計畫,試著透過類似維基百科群眾共筆寫作方式,開放由各方社運老新手們以近年來一些尚未被好好探討的新行動戰法與其尚無完備案例經驗記錄的故事,共同完成一本互聯網後(臉書)社交平台年代的社運組織與行動手冊。

我個人是很懷疑這種號稱由各方參與者高度自發自主投入,最終能輕易地滙集成一部優質的群眾共筆創作。尤其此課題實偏社會冷門,以特定社群讀者,如一線社運工作者、二線諮詢顧問學者或是涉世未深但有理想有抱負的熱血青年三大群,故作者群也只能從這些人才庫來找。但前二者沒時間也沒動力會主動提供義務協助,而後者則大多未具臨床實戰經驗,對於 know how 的文件記錄貢獻有限。但人家是具全球影響力曝光度的 GreenPeace 品牌, 雲從龍風從虎,或許由它們及其盟友們在人前背後輕輕一推,其號召力也不是我這種井底蛙可以斷言的吧。

一個月前此計畫剛公開時,僅看到一份 goolge 文件,內容大約是發起者草擬的參與方法、寫作編輯指引。而一個月後再訪,看到其除了計畫骨幹發展地更為完整,例如在編輯程序中引入類似學術期刊發表之前要先通過同儕審查(但沒那麼嚴謹)、不同角色投入者期待其發揮的作用與任務定位;在行政庶務上也完成獨立域名申請與專用網站、推特帳戶的訊息發佈;具體工作進程上亦公布第一波進行中的四份草稿成品等等。這種玩法似乎在 NGO 圈子還未曾有過,自有其開創的相對包容與進步理想,想必主事者也盤算過如在現實中會遇上外部建設性參與投入狀況不佳的炎涼結果,應該事先找好「暗樁」或自己人來供稿。至少這項社運工具書 v3.0 (or 4.0?反正至少是 2.0以上) ,舉著打破傳統成規的參與門檻,此番創舉多少有其噱頭、實驗價值與社會正當性,如此下注賭一把也未嘗不行。

並未看到此開源共筆計畫的確切時程規劃,但在主題故事的收集寫作上,目前大約分為二大渠道各自發展,一為已確定要做正在進行資料收集與草稿打底的題材;另一則為開放群眾提案建議本計畫應收錄的內容。當然 topic sourcing 不是開放點餐,而是希望提案者本身具有作菜經驗,願意把自己的社運行動經驗透此過程分享開源與共同記錄下來。

渠道一:已被接受,或原本即在規劃中欲撰寫的題目有

  1. 網絡型與聯盟型的工作合作方式,如何促進議題向前推進
  2. 如何由志工引領進行對支持者的電話動員
  3. 利用臉書進行組織工作
  4. 對於無法經常碰面的成員,如何提供遠端支援 、有哪些線上訓練技巧工具可用?
  5. 資料數據安全
  6. 使用即時聊天工具來組織社會行動?

7. 如何在目前的基礎上開拓創意與內容的群眾外包參與?

8. 電子報郵件 A/B 測試

上述有放連結的文件,有心者可以點閱觀看正在進行中的草稿(以 google drive/ docs 為初步協作平台),若想再進一步提供建議或參與撰寫,則須連絡主事者取得文件資料夾的編輯權限。除了上述推動者一開始即規劃欲撰寫記錄的題目外,已提過本計畫開放了由參與群眾可以挑選題目的自由(此任google doc文件任何人都可編寫),目前的(不見得最後會被接受)新提案,即渠道二有:

  1. 面對臉書不斷改動其粉絲專頁的演算法使用政策,經營者如何提高支持者多多分享社團的內容與互動參與
  2. 眾籌募款的成功訣竅
  3. 未有額外人力資源,結構或資金支持時,如何能將動員轉變為組織模式。 如何改變參與規則和用語來支持上述轉型,在例行工作的同時,又作怎麼積極參與社群而不至於自我消耗過勞,且能帶動更廣泛的組織變革?
  4. 如何利用圖片推展社會行動,如何拍出好的社會行動照片…
  5. 作出能爆紅的社會行動 網路傳播病毒
  6. 社會行動的系統思考/變化與設計思維
  7. 聊天機器人的運用
  8. 社交平台上的小眾分眾目標鎖定
  9. 社會傾聽
  10. 聽眾對象的研究分析(不必找收費昂貴的顧問諮詢公司)
  11. 黑客松與社會行動
  12. 如何了解千禧世代對於社會運動的看法和支持態度
  13. 各式數位科技工具寫給新手的入門介紹
  14. 如何強化組織間的相互協助,以建立社會凝聚,而非只用於推動單一課題或是成就單一組織。

除了上述題目外,你是否還有其它非常非常想知道、探究或是樂於分享的社會行動奇兵戰術想要提案?按照原計畫的構想,新題目與內容要被採納,先得要確認有寫手參與貢獻撰寫內容,且提供的案例故事最好是親身參與見證的經歷。而內容的完成度還有一些基本的底線要求以及計畫顧問的審稿同意。雖以自身個人經驗並不看好此番開源操作過程能順利,但還是好奇地想偷偷觀摩這個計畫的發展變化過程,並期待著最終完成品的模樣。若有興趣欲取得其近況的最佳方式,不妨訂閱其電子報或是關注其推特發文


除每週二在 Medium 平台發佈專文外,「NGO 推進器」每個月整理一次的電子報,主動把文章滙整到訂戶電子郵件,或是加入 TWNGO slack 安靜無趣的聊天室。

NGO 推進器 - Revue
_NGO 推進器 - 每月電子報,把 Medium 文章 ( https:// medium.twngo.xyz ) 在月底時再做一次滙整送到個人電子信箱。編者有點懶,歡迎直接關注 #Medium。..._www.getrevue.co

By Taiwan NGOs go digital ? on May 22, 2018.

Canonical link

Exported from Medium on March 14,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