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吧?所以一直没有这样开例会的传统,我们甚至以此为豪,就觉得你看我们这样的公司,大家都是各自各尽其责,不需要有这样的什么统一贯彻某个意志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但是确实现在公司到了150多人,我们也应该开这样的会,然后送走吴军老师之后我跟脱不花一商量,与其自己开,反正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会议室,150人那怎么办呢?干脆借用得到我们早就开发出来的直播技术,向所有得到的用户,我们就把你们当成跟我们的同事是一样的,反正这个产品在这个时代大家都知道这个理论叫产销者,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实际上是共建一个产品,那既然是这样,还不如把我们的内部例会就向大家公布了得了,所以今天虽然目前是3000多个得到的用户在上面看我们的直播,实际上我们公司的150个人也会在自己的座位上,或者在自己的家里有的下班了,拿自己的手机来听这场例会直播,所以本质上我们下面说的所有的话都是跟我们同事讲的,但是打开大门作为一家尽量,我只能说尽量作为一家没有秘密的公司,我们视为所有的用户是我们的同事,是我们的共建者。
好,这算一个开场白,那最近几天我看就各个渠道,因为我自己有点当鸵鸟,就是把自己的头扎在沙子里,屁股高高撅起就全当没听见,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在催说逻辑思维第5季的视频节目什么时候上线,因为上周四的晚上大家发现在优酷上在喜马拉雅上都没有更新。
那这件事情我特别为难,因为我现在什么都不能说,我只能告诉大家我在憋大招,憋一个大招,可能最后呈现出来的大家未必觉得有多惊奇,但是对我们公司来讲,对我个人这一生来讲,这个调整非常重大,但是现在还什么都不能说,所以到时候再看吧好吧?这是回答很多人对逻辑思维视频节目更新的一个疑问。
好那今天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仍然是按照惯例,一会我会请出我们公司的CEO脱不花,脱不花美女跟大家汇报这过去几周的工作,他有什么要跟同事说的,然后我们会请出我们的CTO,非常高兴的通知大家CTO快刀青衣的痛风病情已经开始有好转,因为已经有同事发现他在吃肉,然后快刀会跟大家讲一讲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一些事。
然后最后一块时间是留给我,最近的一些产品我有一些思考和心得,尤其是家庭背景声这个产品,那背后的整个的大逻辑,我们很多的同事可能还没有听我整体的表述过一遍,所以我会从这个产品谈起,一直延伸到一个话题,就是我们怎么和丁悦老师合作,这是我们这个公司几乎每一个人身上都在承担的责任,也不仅是丁悦老师了,所有的协作伙伴怎么协作,我觉得从家庭背景声这个产品可以得出一系列的启示。
那最后我谈的那部分可能篇幅相对大一点,但总而言之我们争取在一个小时内结束今天的例会直播。
好,那下面我就有请出我们公司的美女CEO脱不花,来夹着或者拿着。
好,全中国的单身狗你们好,今天情人节很多人都要去过情人节之夜,但是我们想还会有一部分单身狗,所以现在我们今天这场直播,除了我们的同事们不能下班之外,或者说九点之后才能去约会之外,还有很多没有约会的人,或者当然我相信其中也有很多是正在约会的人,但是你们还要看得到的话实在是太变态了,我们来聊一聊这段时间差不多有20天没有在。
例会直播当中跟大家交流,这是我们的一些重点的工作,首先我得报个喜,就是在过去悄然过去的这个春节,得到的用户通过了500万,现在是达到了515万用户,而且它的日均的增速,它是在不断的提升的,就是增速越来越快。
我非常有信心就是在今年的某个时点上,它肯定会超过1000万。
罗胖之前说过说到年底超过1000万没问题,但是我们今天用最基本的数学方式算了一下,如果它保持目前的这样一个增速的话,肯定会比罗胖预选的这个时间要早得多。
所以我想1000万可能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小目标,因为得到了用户确实如果与全网的,普遍意义上的互联网用户相比,我们确实遇到了,结识了一大批非常精英的用户,那么在这样的一个用户的知识水准之上达到1000万的用户,我觉得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我个人非常感谢我们所有的用户,也感谢我们所有的同事。
另外一个在过去的这个几周以来,就是主要是我们全部精力放在了春节的运营上,那么关于春节的整个的运营,其实我自己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几个体会,那我想来利用今天这个时间跟大家来交流一下。
第一个在春节期间我们其实是做了一系列的运营动作,那这一点其实跟很多内容平台和内容公司是不一样的,因为按照惯例来说,就是从门户时代大家就有这个惯例,就是因为春节是流量的一个低谷,因为大家是过节,然后注意力都会被很多线下的事情所吸引吗,所以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是一个流量低谷。
所以大量的我们看到内容的平台,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停工或者半停工状态的。
比如大量的自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实际上是在春节期间是给自己放假的,那包括很多内容平台,只是维持一个最小化的内容更新和内容服务。
但是今年的话得到其实是反其道而行之,那我们是重兵压境去做春节期间的内容。
比如说我们简单数了一下,为春节专门制作的内容,包括在整个春节期间14天,就是大的春节假期里面,那么我们的知识新闻板块,一共推出了70篇特稿,而且全部是原创型的和采访型的,这样一个特稿来提供给我们的用户,给了一些非常新的这个视角和内容的这样一个类型。
那包括《每天听本书》,包括在电商板块等,得到了几乎每一个板块,其实都推出了春节的特别策划和特别内容。
那么这样一系列动作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我们发现在这样一个传统内容消费的一个流量低谷,得到无论是从用户新增还是从日活,跟平日并没有明显的区别略有下降,但是并没有出现所谓传统意义上低谷的概念。
那这就说明了什么?我并不是想说我们这工作做得有多牛或者多么了不起,比如说那天我们有个同事问我说,你看70篇知识新闻的原创的特稿,我们是不是应该攒到工作日,也许他的影响力就更大,而不是去填这个春节。
后来我就非常严肃地批评了他,他就是坐在我对面的我们的数据分析师,我说我们每天都应该这么干,早没干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努力,但不分是春节特别策划还是一个日常的内容,我不是想说这个工作做得好或者牛或者努力或者辛苦,而是我想说就是对于做内容的人来说,最大的一个坑叫做低估你的用户。
所以过去我们会说的什么流量低谷,什么用户无心消费内容产品,用户不愿意在假期里面看严肃的产品等等,其实是内容生产者严重的低估了用户,就我们作为一个用户的成长的伙伴。
在成长这件事情上大家是365天节日无休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这次春节的运营给了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一定要尊重和重视用户的水准。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你才能赶得上用户的需求,这是我第一个想说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就在春节期间,其实我们有一个特别策划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与卓老板聊科技的主理人卓克一起合作来做了辟谣的一个内容,帮助父母去识别谣言,远离这种特别是在媒体环境当中,互联网环境当中谣言陷阱,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提供给父母的内容,这个产品是在春节期间上线的,它是采取了一个领取和分享的模式,一共有超过20万人在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的流量低谷参与了这个活动,不仅签名领取,而且实际消费和使用这个内容,并且把得到推荐和分享给自己的父母。
在做这个产品的过程当中,我个人最想给大家强调的是卓老板的工作方式。
其实从这个产品最早概念提出,就我们觉得说卓克他作为一个科学科普的达人,他应该去做这个工作,他也应该有责任去帮助父母,远离谣言的干扰。
那么到真的产品完成度真的非常好,这个过程当中,我自己是看着产品一步一步过来。
我自己当时印象当中有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卓老板听完我提出这个想法之后,他在微信里跟我说,他说这事可干,值得干。
然后他很长时间就没动静了,差不多有两周的时间就没动静了,我就特奇怪,我说是不是他不想干这个产品,或者说真的就是很辛苦,因为谁都想放假。
但是后来我才知道是他利用两周的时间,他几乎动员了他所有的就咱们说微信里的六度关系,加入了无数个老头老太太的微信群,去干什么?去观察他身边的这些除了他自己的父母长辈之外,身边的其他老头老太太们他们在关注什么内容,在被什么内容欺骗,以及他们的比如说转发一条谣言,他们的动机是什么样子的,给孩子推荐一个所谓的养生知识,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也就是他花了非常多的而且充分的时间认真的去研究了用户的行为。
等到他去着手生产这个产品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卓老板反复跟我强调,我们一定不能有传统的科普工作者那种嘴脸,就是高高在上的智力优越感,我们应该对父母对我们的长辈有非常深的体谅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来去给他提供一个服务,帮助他去辨识谣言。
包括这个产品一开始现在是两个结构,一个部分是给儿女听的,你作为儿女你怎么去使用这个内容,要怎么去理解你的父母,怎么去掌握跟父母去做科普沟通的时候应该掌握那些窍门。
一个部分是给父母的,那给儿女的部分其实就是卓老板在做了大量的小样本的用户调研之后,他自己主动提出要做这样一块内容,因为他觉得说只是生硬的由儿女把这个内容扔给父母,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一定是儿女在利用春节期间跟父母见面的时候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充分的理解父母,然后再跟父母共同去学习这个内容,这样的话才能达到目的。
所以一直到最后在交稿的过程当中,说实话,这真的是我第一次见做内容的人,说哪天交稿就在那天交稿,而且交稿的时候完成度已经非常好了,几乎没有后期编辑的一些工作,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我自己对卓老板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我觉得他不论是对自我的要求,还是对用户的尊重,还是他的一种严谨的工作方式。
其实都特别值得我们的编辑同事、我们的运营同事很深入的去学习这样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方式,所以在春节后有一天我和罗胖就请卓老板吃饭,我们都非常佩服他,那么在这次吃饭当中也聊出来就是卓老板的第二季的科学内容应该怎么做,我个人那天是非常非常激动,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告诉大家,憋的够呛,大家敬请期待。
那么第三件事情也是在春节期间发生的,也是我们春节运营的一部分,而且这个动静还不小,但是它非常奇怪的出现了一种很奇特的效果,就是在春节期间我们的十几个订阅专栏的作者做了大串门这个活动,我相信有非常多我们的重度用户肯定都看到了这个内容,就是罗胖到卓老板那去讲一些内容,然后完了之后可能卓老板到樊登那讲新内容,然后等等等等,这个大串门活动的策划,从起点上来看,怎么看怎么对,既有春节的这样一个节日气氛,又对用户来说有意外之喜。
第三个就是你又接触到一个陌生的大神,一个陌生的知识大神来给你提供一次特别的知识服务,怎么看好像在起点上都是没毛病的,而且作为一个特别策划都挺有意思的,所以我们的同事也非常好的去完成了这次大串门。
但是我想说的是,事实上我们回过头来来看,这个大串门叫吃力不讨好,为什么呢?第一个,从用户的参与度上来看,我看了一下近期的数据,几乎大串门的那些内容是各个专栏在近期打开率低的内容,而不是高的。
这并不是说因为我有了这个刺激,因为我有了这个新鲜感,因为我有了这个热闹,所以这个专栏的打开率非常高,用户非常买账,就打开率低,阅读率低肯定是用户不买账的一个表现。
第二个就是从用户的口碑上来说,重度用户觉得行。
我也每天都有这个习惯要来看这个专栏,所以我觉得不错,但是我也没有觉得特别好。
而很多相对来说中度的或者轻度的用户,甚至对此感到很愤怒,那出现了非常多的不同意或者不赞同的这样一些评论。
第三个,对于作者们来说,其实对两个作者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那一个是来串门的作者,他要到他陌生的一个用户群体里面去做陌生内容的这样一个交流或者说服务,而对于这个专栏本身的作者来说,由于它的用户不适应或者不接受,他还会做大量的用户安抚工作。
所以最后我说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在起点上怎么干怎么有的一个策划,那么在后期执行之后,它的用户的反应是这样的,这跟我们的预期差别比较大。
那我是最近几天逐渐想明白这件事情,我觉得两点。
第一点就是这件事情真的标志着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流量的这种逻辑就破产了,终结了。
所以我们所谓说的热闹,去制造流量等等,就这套逻辑其实在付费内容或者说是在知识性内容的消费里面是不成立的。
第二个就是对于我们来说每一个订阅专栏,我们不能把它视为是一个一次性交付或者多次交付的产品,它其实是一种关系,就是是用户和我们的作者之间建立的一个一对一关系,这个时候你突然拉进来一个第三方,那对这个关系的良性建设是没有促进作用的,那么这就是我对这次活动的一个复盘。
虽然这个活动我们大家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是投入的资源并不多,但是回过头来我仍然觉得这个活动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教训。
那么这是关于整个春节运营活动,接下来我想说一下,就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个人非常期待,也许我们的用户会觉得说怎么好长时间没有什么动静了,好像现在没有什么新的产品和内容,大家很着急,我要告诉大家憋的大招,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面我们要陆续上线,那这真是一个F4的阵容。
就是首先我们邀请到了我们的用户非常熟悉的一位青年的经济学家,也是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学家,他的着作经济学通识在罗辑思维也是卖的非常好,就是北大的薛兆丰教授那薛兆丰教授即将上线,那么他会为大家大家带来一个年度的经济学的系列内容,而且是完全为得到了用户量身定制的一个内容。
我个人对这个内容真的是非常认同,他在生产也很认真,这是第一个薛兆丰教授。
第二个就是我们非常荣幸地为大家邀请到了第二个你们非常喜欢的人,应该说它是中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绝对是心理学家里边的网红就是武志红先生,据英国的作者,他也会在今年上半年开出一个心理学方向的订阅专栏,专门来服务它其实是提供心理。
我们大家都知道吴志宏先生也在创业,就是他在开设心理诊所,他也是通过线上的方式来为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用户来提供一个内容的服务。
第三个就是就更神奇了,就是我想罗辑所有的老用户会熟悉这个名字叫做熊毅。
在《罗辑思维》的我们的微信店铺里面,至今还有熊玉全集的销售,他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当代的思想隐士,请注意是隐士,那到今天为止,有几个东西是大家不知道的,就是熊毅到底叫什么?然后熊毅到底有多少个叫笔名,熊毅到底不同的笔名或者化身出过多少本书?熊毅到底住在哪里?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真的是一个当代的隐士,但是我们这次真的是这个罗胖以撞破南墙的精神,就是我们请了熊毅先生出山来做一个特别的内容,那当然这个内容待会可以让罗胖来讲,就是因为熊毅是对于中国的古典的哲学思想有非常非常深入的研究,那包括在过去一段时间,他也陆陆续续从春秋大义开始写了一系列跟中国古典哲学和古典的思想史有关的内容,他会带着我们的用户在整个思想史的这个世界里来做一场应该说叫智力的旅行,这个产品也会在很快就会跟大家见面。
第四位这应该算是绝对的公众人物,最近好像《最强大脑》是在热播,我是一个没有电视的人,但是我都知道他就是《最强大脑》的那个著名的男神(英文00:19:30),也会在得到开设一个私家亲子课,就是你很难想象那样一个男神来为你服务,提供一个中国最优质的线上的亲子课的内容,这个产品也被我们拿下了,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也许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得到上面,当然我能保证的就是这些内容和产品也是更优秀的,所以这是我在今天想跟大家去说的这样几个内容,我介绍内容的最后是要发个福利,那想让我发个福利,就是因为今天情人节,其实我刚才在朋友圈里去说我们要直播这件事情,还有很多朋友说今天肯定没什么人,你们要有坚强的意志来完成这次内容,今天的福利,就是我们会为在情人节收看直播例会的朋友提供一个特别的内容礼包。
等一下我们直播结束的时候,如果你去得到的微信公众号,请注意,不是在这个直播的评论里面,是在得到的微信公众号里面回复四个字,这四个字很奇怪,是马想(人名00:20:54)想的,这四个字叫做我很快乐。
完全是种阿Q精神,叫做我很快乐,你去回复我很快乐,你就会有马想为你准备的情人节礼包可以拿走,这是我要跟大家沟通的内容,OK我。
微信公众号也在提醒。
对,是在得到的微信公众号里面,你回到微信公众号那个环境里面搜索得到的微信公众号,然后回复,不是在直播的评论里面回复,好谢谢大家!我们请痛风患者TFBOYS,痛风患者,来。
痛风BOYS。
痛风BOY,白纸拿走,好。
OK好的。
来吧,快刀。
大家好,我是得到负责产品和技术的快刀青衣,我主要跟大家沟通一下新版本的一些情况,刚才在几分钟前一个朋友发过来一个图片,他说他发现他女朋友居然开房来看例会直播,我觉得这有点过分,因为这边还有很多的单身狗在加班,我主要说一下这个新版本,因为大家今天更新到所有新版本同学其实都能看到,现在我们的直播界面已经提供了视频直播和音频直播的来回切换,包括那一个消息的过滤,反正我们现在的直播界面已经跟任何一个直播平台的产品都不一样了。
就是很多的因为是很多需求都是之前我们在很多次例会直播中间大家提到的,然后我们就把它排上了需求,所以大家的很多的这种要求想法只要在评论区跟我们反馈,我们这边产品狗接下来都会每天下班之后都会筛选大家的需求,然后慢慢的排到我们的开发日程表里面,只是给我们一点时间,确实是人力有限。
然后这个新版本除了直播功能的改进之外,一个比较大的功能是大家在看订阅专栏的时候,就是我们升级的比较大的笔记的功能,就是你可以在订阅专栏里边选择自己喜欢的话可以画线,可以写想法,然后并且是在我的笔记管理里面可以找到这些自己写的想法,并且分享出去。
所以说说到这里,我的首席道歉官的作用要再发挥一下了,就是这个新版本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在用IOS,特别是IOS用户的时候,就是你在单段选取自己笔记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然后选取诊断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得选取下一段的某几句话的时候,就因为浏览器内核的问题,会出现整段选取,没办法选取单独的一句话,所以这个功能我这一段大的我们已经收到了,然后的话会专门安排一个前端工程师用两周的时间来攻克,所以说遇到最多问题的同学海涵,我们接下来马上会改进这个问题。
就是我们接下来的版本,除了在直播过程中直播大家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因为视频和音频切换这一个东西,在很多的直播环境里边,包括直播平台里边其实都没有使用,我们算是比较少使用这个技术的,所以大家在使用中有任何的问题,欢迎大家到得到的公共账号里边给我们反馈,也帮助我们把这个产品打磨的更好,产品这边进度基本上这样,谢谢。
不能说脏话。
不能说脏话,这个春节虽然跟大家可能不见面,已经有20多天,这20多天吹个牛,我们整个得到团队和这家公司的对我们的这个产品的认知水准,有几个非常大的跳跃。
我自己对自己的这个成长也非常满意。
当然现在有些东西我还不能说,我得先把它干出来,干出来这个牛逼才能吹。
但是我仍然想特别诚恳的表达一下,对得到这帮用户,尤其是开着房还在看得到直播例会的这种用户表达一个感谢,但是我想加一个词叫祝贺! 作为得到的第一批用户,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让你事后想起来这个身份的时候,有一点点自豪感。
我觉得我们真的能做到,经过这次春节期间的精神迭代之后,所以前不久我在跟新东方早期的一个高层管理人在聊的时候,他们就说,他说新东方这个企业它不是说具体的每一单挣到了多少钱,在股价上什么表现?是中国一代有志青年从他那出来,中国一代非常有本事的自由职业者。
新东方像延安一样是圣地,我们知道什么罗永浩,李笑来,还有像我们这平台上的古典老师等等都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觉得作为一家企业,和作一个产品应该有这么一个野心。
就是不是说挣到多少钱,你的市值有多大,而是你的用户以跟你相伴的那段日子来自豪,经过这个春节我们的思考,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到了,这个做到应该就在2017年先把牛吹了再说,下面我可能要跟大家聊一个我们的春节期间的产品,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是在元宵节那一天,我是早上微信公众号先推的,然后在得到你早上打开你都会发现那个提示页。
当天被领取了27万次,叫家庭背景声,我们是友请了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欧阳夏丹,然后给我们朗读了十篇我选出来的散文,这是我们第一次试水尝试这个产品。
那我那天早上在微信公众号也写了一篇文章,介绍我背后的整个的想法,那今天我借这样的一个机会和我们的全体同事把这个话题掰开了揉碎了。
我再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公司要做这样的一个产品?这实际上有两个发型,第一个发型就是我发现中国教育出现了一个bug。
前不久我们在微信公众号里其实推过梁建章先生的一篇文章,他就建议中国的中学应该合并,就初中两年,高中两年没有中考就叫中学一共四年,这样就为所有的年轻人抢出两年的工作的事情。
16岁上大学,然后20岁就毕业,然后早期的两年这个时间抢出来对一生的那个放大作用是非常大的。
当然梁建章先生在这篇文章当中他顺带提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中学教育真的有必要学六年吗?我们读过中学都知道,初三那一年和高三那一年我们都是在复习是为了应对考试那好,干脆把中考拿掉,我们不就抢出一年,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突然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让我都觉得冷汗直冒,应该有教育业从业背景的人应该感觉到就瞬间有点脸红。
30年了,中国中学教育的知识点基本上没有变过,不是绝对没变过,基本没有变过。
我们当年上中学学的那些物理、化学、生物的知识点,和今天说的学生没什么区别。
可这30年什么30年?是整个人类知识大爆炸的30年,所以说30年前,可能还适用的那一套知识体系。
到今天产生了一个什么结果?我们就从结果来看,我们这一代通过学制教育跑出来的学生,水平还不错的。
其实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知识,是完全标签化,符号化的。
举个例子说,比如南宋历史,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可能就知道那么几个人,岳飞、秦桧、高宗赵构、梁红玉家。
梁红玉老公叫什么?(人名00:29:44),可能知道。
然后文天祥,有学问的人可能知道个朱熹。
一百多年,你就知道这几个人吗?我再一申问说文天祥是谁?谁都说不出来,可能有学问的人知道文天祥后来破折号《正气歌》。
完了,全是标签化的。
你提到外国人名,很多人很熟悉,(听不清00:30:0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是知道的,但是他不是名人。
他在我们很多中国人的知识体系当中,他就是个人名,他背后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就像就一个一个的标签,贴在我们的知识墙壁上,它什么都不是。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中学教育它不是一个自我探索性的教育。
所以是被满堂灌,这些知识,我们也都记住了。
一个人名背后要有代表作品,因为高考要考吗?但是他从来不是一个活人,他从来这些知识没有被还原到原来它的环境当中,被我们熟悉和认知,这是中国人的知识的一个问题。
我这也不说别人,我就说我自己。
那天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古罗马有一个演说家,也是元老院的成员,古罗马帝国的叫西塞罗。
我们都知道他是著名演说家,留下了很多篇脍炙人口的演说词。
但是我发现我一篇也没看过, 《培根论说文集》,我是打初中时候就自己买了一本。
我发现除了第一篇,我哪篇也没看过。
《古文观止》我的国学功底还是可以的,《古文观止》我发现上半册我看的比较熟,下半册有几篇文章,我居然发现我从来没看过它。
为什么?即使是一个有自我探索能力的人,你会发现你的知识体系是大洞小眼。
除了那些标签化的东西,再深一步,你是一无所知!今天中午我跟(人名00:31:40)吃饭,大家知道那个著名的(音译00:31:40)。
他在跟我讲雨果,大家都知道雨果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大文豪医生,在法国文坛的名气非常大。
但这哥们有一个叫寡人之疾,好色。
有一天就跟他,就跟今天是一样的,很多人带着别人媳妇去开房。
他就带着别人媳妇去开房,一住住好多天。
后来,那人家那丈夫就找来了。
但是雨果是大名人,人家也没辙,找了巴黎的警察局局长带着去敲门,说你不能再这么霸占我媳妇,你走!
警察局局长面对一大名人也没办法,就只好让他走。
走完之后,这事就传出去,成为一个丑闻。
然后第二天报纸上,特别毒舌的评论家就说,看来雨果先生最近又要放出一篇大作,来平息这个对他的负面新闻。
这本来只是个名人八卦,但是你不觉得,我突然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雨果这个人在我心目中就活了。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再去看雨果的那些长篇的论著,某个著名的社论就某个时事问题的那样评论的时候,我就会心里会有一个想法,这篇雄文会不会为了遮掩某一个丑闻而当年是一个急就章,其实并不是精神思考的结果,你看我们看到雨果作品的视角也会发生变化。
这只是一个例子了,我是想说我们的知识体系沦入这样的状态,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有一种手法把它给补上,比如说那么多人都知道莎士比亚,可是绝大部分人对莎士比亚的理解是停留在我看过电影《王子复仇记》,或者听过孙道临的几句对白,真的像麦克白、像尤利乌斯·恺撒,那些真正的名句,其实我们真的没看过。
怎么办?有一些经典的台词。
那好,家庭背景剩这个产品,有没有可能把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那些内容,应该是我们的知识体系当中应该弥补上的那部分内容。
找到最好的声音表演者,把它给讲出来,来填筑我们的通行、健身、散步、入睡之前这样的一些时间,帮我们把那些贴在墙上的标签一点一点的复活出来。
所以我就大家都熟悉张爱玲讲的那句话,同样是红色,有的就是心口的朱砂痣,有的就是蚊帐上一抹蚊子血,同样是白色,有的是床前明月光,有的就是衣服上的一个白饭粒。
所以家庭背景声这个产品我们有一个雄心,就是把我们知识体系当中的那些蚊子血变成朱砂痣,把白饭粒变成床前明月光,这是一个发心。
那第二个发心,实际上这就牵扯到家庭的亲子共同问题,毕竟咱也是孩子他爹了,这是去年的伟大成就,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家孩子远没到还能享受这些产品的这个程度了,但是因为这样的一个身份转化,所以我不得不提前思考这些问题。
其实我最多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孩子这个角色在整个人类社会当中的那个位置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你看,有清晰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孩子是带有上天信息的人,因为你读中国的古书,你都会发现就是童谣,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就是儿歌,它不是儿歌,它是重要的政治寓言。
一旦说一个王朝不行了,是像司马迁这些人在书上写的时候都会说某地传什么童谣,那字面意思很含糊,但是(听不清00:35:48)一解读,这不就说王朝不行吗?什么就是儿童是带来上天的信息的那样一群人,直到今天非洲还有一些部落有一些列席,就是你家里有什么不幸,就这孩子闹的叫梧桐现象(音译00:36:10)。
等等,这是第一个阶段。
那第二个阶段就是什么小孩,小孩就没长大的人,所以他是跟我们生命是一体的是联通的,所以你在看工业革命早期的时候,把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弄到工厂里去当童工,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了不起,它只是没有长大而已。
在中国传统的知识教育当中,我们都知道有一种读物叫童萌读物《三字经》、《千家诗》,可是请注意那些东西从来不是为孩子专门生产的,只是因为他识的字少,它本质上是识字读,你开篇读的第一首诗,那不是什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你看《千家诗》,那就是童蒙读物,开始就是正经的诗歌。
没有什么拿床前明月光糊弄那不识字的孩子的。
开笔就是替圣人立言,开始做文章,一开始就跟那些朝廷的宰相的大儒,享受的是同一套价值观和教育。
这是第二个阶段,就孩子只是没长大的人。
那第三个阶段就是现代社会,我们有了文明,觉得孩子儿童,儿童时代是人生非常独特的时代,我们应该为他配置一整套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和勇气。
现在搞亲子教育的人都懂,围绕中国人生孩子,生二胎,这在投资界是被当作一个重大的商机来对付的,无数的创业公司围绕着孩子这个年龄生产了大量的东西。
那别的我就不讲了,这两天我老婆给我家娃买了一个东西,都把我惊着了,叫什么?叫奶嘴链,这是一个链,然后头上是一个夹子,夹住奶嘴,夹在身上,它的意思是怕奶嘴丢了。
但实际上你会发现这是要用奶嘴的那个时代的婴儿身上唯一的配饰,居然可以卖得很贵,整个人类的商业文明围绕儿童这个独特的阶段运作起来了。
那在内容领域,实际上我们也生产了一堆告诉家长,这就是孩子在这个阶段应该听的东西,应该看的东西。
从各种各样的,我们家娃,你看八个月,现在居然有他们那个年龄的书,叫手指动的书,然后还有《喜羊羊灰太狼》,某某猫,某某兔,这个大家都知道很多。
我们居然形成了一个意识形态,就是跟孩子说话一定要用双声叠词,吃饭饭,宝宝不哭等等。
孩子真的有必要这么说话吗?我实际上一直非常质疑,所以我个人有这么一个判断,就是儿童在整个人类文明当中的第四个角色,很可能会到来。
它是一个回潮,儿童被当做一个平等对话的人来对待。
这句话实际上是两次事件,在我的脑子当中种下了根芽。
第一次事件是脱不花发现自己怀孕了,那是前年的事儿。
然后她第一个反应是她跟我说,她说我知道我怀孕的那一刻,她说你知道我的感受是什么吗?是我们家来了一房客。
你想想看也是这样。
大学4年同宿舍那人,你们之间的关系,你跟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不就是把这个4年延长到18年吗?它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变化,它就是一个类似的关系。
我觉得脱不花第一反应定位的亲子角色就定位得非常准。
就是我们会陪伴她走她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给她提供最关键的帮助,但是她是她,我是我,我们是两个平等的人。
这其实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要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人类医疗水平的发展会让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轻轻松松,只要你别做,活到一百岁,什么意思呢?就是60岁退休之后,我们将有漫长的40年得光阴,没有工作。
孩子有自己的事,他也没空搭理你,你必须给自己的生活整出点意思来,否则我们这一代人后半生会暗无天日。
那个时候你有钱是没有用的,你有钱你可能老年痴呆,你的钱会被别人骗光的,我们是在一个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又没有财富生产能力的时候,在那个时代下,在健康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度过最后40年,我们怎么过得更好?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遇到的一个。
最大最大的挑战。
所以跟孩子的关系,他不是我们生命的延伸物,他也不是我们的产品,他也不是我们必须要控制的一个对象,它就是我们一个长达18年的同宿舍的舍友。
所以这个观念是脱不花在生孩子时候帮我带过来的。
第二件触动我的事是关于朗读这件事。
这是一个朋友算是一个教育家,他告诉我,他说给孩子讲故事,这是一种,我们不能否定讲故事的价值,但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听他暂时听不懂的东西,而且不要试图跟他解释。
他不问就不解释,也不要求他全神贯注,他可以玩自己的玩具,在一边心不在焉,你就给他放那些好的朗读作品。
当然他说的不是放了,这是我们家庭背景声这个产品出现之后才有的概念,他说你就给他朗读。
甚至他完全听不懂的东西,没关系,他会自己再从中拿到他要拿到的东西。
后来这个观念因为对我来说特别新,我就问了很多有孩子的家长,他们说就是这样。
就是我的一个朋友原来也是央视的一个策划人,他自己就在家听人类简史。
然后他孩子就在一边玩,从来也不听,就四岁的孩子。
但是有一天他在跟别人在聊什么的时候,他孩子突然跟他说,尼安德特人当年不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四岁孩子的事儿。
就是孩子那个年龄,他的整个的心灵的带宽是我们成人很难想象的。
所以我在那天的微信公众号的主文里面,我写了那一句话,孩子是真正的叫身在斗室,心在四方的旅行者。
信息对他来说是没有固化的关系的。
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信息是一堆关联,任何一个人物出现,你能够联想出一大堆的联想词和关联词。
对,这是我们老了,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我们用自己的(英文00:43:05)剃刀原理,用我们的理性,用我们的注意力的判别,我们实际上已经把世界简化的一塌糊涂,但这种简化的模型一定是合理的吗?不一定。
在儿童的世界里所有信息都是扑面而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有创造性的机缘,可以把它们进行重新创造的。
所以这是关于孩子的一个理解,就是讲故事是要跟他充分互动,要绘声绘色,要把一个观念一个道理一个信息灌输给他。
而朗读是什么?朗读就是你给孩子营造一个环境,他逛街。
他就是旁边的一个咖啡馆上桌上的一个小摆设,一个橱窗里面的精良的布置,是街心花园的一个经过修剪的花草。
他可能没有注意过,但是请注意越精良的环境对他的一生你产生的影响,是成人完全无法理解的。
这是这位教育家告诉我的,所以说他说你从小就不要跟孩子用什么双声叠词,宝宝等等,然后挡着他试图不让他知道什么,就只给你认为他这个年代该有的东西,他说这实际上是错的。
你应该把广袤的世界,精品的东西,像布置一道风景一样摊在他的面前。
他的缘分,老天早就给他定了,他的剧本,甚至在他出生的时候,他就已经写好了,你让他自己去挑,但是你给他最好的。
这就是朗读和讲故事之间的这个区别。
那从这一点出发,事实上也在引发我其他方面的一些思考。
那最重要的一个思考就是我们成人父母在孩子面前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过去我们以为孩子是一个独特的族群,所以我们应该给他他觉得最最适合他的。
可是你发现没有,如果你抱有这样的一个念头,你实际上无法应对一个场景,就是孩子的那种叫求知冲撞。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比如说你孩子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是死?他正常的就会问这个问题,你咋回答?每一个父母真的为这个问题准备好了回答嘛那更正常的一个什么是菩萨?什么是佛教?你没有一定的知识准备,你会发现你跟孩子你没法回答,现在很多家庭都有车,孩子上车之后说方向盘是什么?那绝大多数家长面对孩子这种知识冲撞,因为你觉得他只应该读喜洋洋,你对这些问题你是没有准备的。
他一旦冲撞过来,你给他的结果一定是糊弄一下得了。
孩子就是这样一个物种,你只要糊弄他一次,他就再也不到你这儿来找了。
我说句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的话,我这一代人性教育是怎么完成的?街头小报,法制文摘,从强奸犯的行为当中了解什么是性,像我这就属于运气比较好的家庭,家里有一本叫家庭医生手册,从那知道什么叫男女之事。
因为父母不跟你讲,他觉得这不适合你,事实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在某一刻发现他。
在这么肮脏的角落懂得比我还多。
你试图给他你认为他该懂的东西就是这个结果。
而且你放心,他自我随意的去探索它,不求助于你的时候,他找到的一定是最坏的东西,或者至少不是最好的东西,所以我们父母在知识知性培养方面,在孩子生命当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觉得恰恰不是给一个定义。
喜羊羊灰太狼某某猫某某兔双声叠词,就是那些这个消费社会为孩子生长给你的,告诉你吃辅食一定要有辅食机,一定是从哪个蔬菜开始添加起,哪个水果刚开始不能吃归扯,有这些知识的时代,甚至连腐蚀这个词都没有的时代,你代代人是怎么养活大的?它实际上是一个精巧的商业算计,给了你认为应该适合孩子的东西。
但是家庭背景声这个产品我们有一个也行,把这一层叫帐,那所知(听不清00:48:05)给破掉,把这个迷思给解消掉,孩子就应该拿到最好的东西,而且我们坚信他有更好的采撷方式,他有更好的组合方式,甚至比我们成人创造出来的更为精彩。
这就又延伸到一个话题,一个人他自我探索式的知识兴趣是怎么达成的。
所以在思考家庭背景生这个产品的时候,我就回想了一下我是怎么求职的,我告诉大家我对文学有点兴趣,是因为我那时候我爸在厂里 是一个工会主席,他那有个图书馆,有一天我在他图书馆看了一本书,叫中外文学描写辞典,我估计现在没人有这样的书,各种文学经典名着当中对于某一个都是分好类的,比如描写云是啥样描写爱情是啥样都是分好类的,然后就这些这本书是我的读得秘籍。
从来不拿出来示人的,因为写作文的时候,有时候从里面偷两句,真的有用。
还有,我第一次进入文学理论和美学这个世界,它不是从什么美学初步,不是,是有一年,我记得非常清楚,初二,那个暑假我问我的语文老师,我说我一暑假我要读点什么高级的东西?我们语文老师说高级,你这时候读啥高级?你也读不懂,我就问他,我说你现在在读什么?他给我看了一本特别厚的书,我不知道现在嫌不嫌厚,反正我那时候小孩觉得特别厚,叫《性格组合论》。
是当年的一个文学批评家,叫刘再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人,就那么一本书。
他说你要看吗?我说我要看,他说你拿走,我看完了。
就那一本书,那本书把我带入了很多壮阔的文学世界,我今天没法细跟大家聊那本书,但是我的文学启蒙和理论启蒙,和理论思维启蒙是从那本书开始。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真的有对知识领域的探索欲,实际上就是你突然闯入一个殿堂,而恰恰不是从最开始的从入门到精进。
我这只是举个例子,事实上就是所有我回溯我这一生,就是所有我感兴趣的,或者觉得我在里面大概能够知道这个知识领域的状态的,都是这么横生枝节,突然闯进去的,这是内心的一个焦虑感。
我爸当年是怎么勾引我会读书的?我爸从小每每天会给我讲故事,就是我们家吃完饭,洗完脸、洗完脚,我都记得那个流程,我爸往那一坐,来,讲今天这段故事。
你知道他跟我讲第一个故事是什么?那个时候没有针对儿童的内容市场,我爸给我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基督山伯爵》,所以我至今都记得,法利亚长老在地牢里是怎么指挥主角逃生的?整个那个过程我印象特别深。
我爸给我讲的第二本书是《封神演义》,现在家长绝对不会跟孩子讲那些神神鬼鬼的事,但这个就奠定了我对文字的兴趣,我记得特别清楚,我第一次拿起来看书,是因为那天我爸晚上要赶一个材料,他说今天晚上没空跟你讲了,要看自己看,给了我一本字典。
当然字典我也读不懂,那书我也读不懂,但是那天晚上是我第一次有意识的去翻书。
那个瞬间奠定了我的过程,所以从来没有什么入门这一说,孩子一定要从浅开始读,就给他最好的,他会得到他拿到的东西。
所以我特别想吐槽一句,就这个知识市场上有一个特别败坏的观点,说学知识就应该系统的读原著,说这话的人,我告诉你,自己都没念过,为啥?因为没空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一生去读那么多原著,事实上我们就算是摁下性子,我们现在摊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我们花两个星期时间把它啃完,做详细的笔记,把笔记和书一合,你真的有把握你得到的不是碎片的东西吗?还是碎片,所以碎片化学习怎么就不对了?不吐槽那些人了。
我们还是回到这件事,就是在知识育成的道路上,父母对孩子到底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有一个特别不光明正大的理由,就是给孩子炫耀的工具,我至今记得我上小学 三年级的开学前的有一个晚上。
我都记得当时的情景,我坐在我们家方桌上,然后我爸妈坐着两个小马扎上,干什么?替我把刚刚从学校领到的书包书皮。
但正常的只是把书皮给包完就完了,我爸妈那天晚上做了一件事,我特别感谢那一天。
我爸妈替我把每一本书的封皮上的两个字做了美术字的处理。
其他的我不记得了,我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当时有一门课叫《自然》,我爸把自,就自然的自,画成了一个月亮。
因为那个字形可以画成一个月亮,然后把然画成一个地球。
当天晚上当时我觉得很好玩,但是你知道对我一生这个动作对我的影响大在哪?是第二天我炫耀感爆棚,所有的同学父母哪管他包书皮?或者有个包书皮也就好了,怎么会有人在书皮上画一个美术字?你的父母对你多重视?他给了你最好的东西,他给了我一个炫耀的资本,从此我就觉得好学上进这个事是个挺牛的事儿。
所以父母在孩子的一生当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我觉得就是教练,教练什么第一把坏东西给你挡出去。
第二就是给你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比如我们昨天悄默声上线一个产品叫《老浦识字》,老朴是一个电视界非常著名的策划人,当年的一(听不清00:54:58)一席谈的制片人,我也给他当过策划人。
他这些年一直在研究文字,本身也是一个书法家,在联合国办过书法展。
然后我们俩一直在商量能不能开一个订阅栏目,就是讲中国汉字。
他就问我,他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事儿?我说很简单,最基本的用场, 就是让一个孩子学得一个字之后,他比他的同学关于这个字多知道一点点。
就是当家庭共读的场景赋予孩子比课堂比他的同辈人稍微多这么一点点的东西,第一个触发的是什么?就是他在班上的炫耀,他的自信心会爆棚。
仅仅这个真的是叫差之毫厘,最后就是差之千里。
这一点点初始的动力让他的向学之心被激发,被照耀、被点燃之后,对他一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
所以我就说父母应该给什么?就是让孩子有的炫耀。
你知道的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在任何一点你的天分相匹配的方向上,我给你一点你比其他人要更好的东西。
孩子别用那个枪,爹给你一把真正的火枪,然后让他到那个世界去冲杀。
当然不是每个方向他都能冲杀的出来,但是在每个方向上我们都给他让他足以自傲的东西,我觉得这是父母对孩子要尽的一个责任。
好,刚才拉拉杂杂我讲了这么多,实际上《家庭背景声》这个产品,它的核心定义非常简单,就是人类文明当中那些最为经典的内容。
我们找到最好的声音表演者把它给朗读出来,成为成人世界也应该去听,是放在家庭共同的亲子共读的场景里。
我想象的场景就是父亲在做自己的事,母亲也在出自己的事,孩子也在玩自己的游戏和玩具。
但是他们的耳边,在回荡着这些人类文明最好的内容。
然后每个人各取所需,各有所得,我相信这是一个伟大的产品。
所以大家现在免费拿到的是第一季的产品,只是小小的试水,但是我们正在组织一个极其豪华的团队。
所以那天早上我跟脱不花说,这个产品它的真正的真相露出来了之后,我们是足以要变成金刚,站在某个山头上,捶着胸脯自我表扬一把的产品。
好吧,我说了这么多,我想稍作延伸。
我们在讲朗读和讲故事,这两个产品模式之间,其实背后也是两种,和用户打交道的心态。
讲故事的心态就是你要什么?我给你。
你喜欢什么?我满足你。
我绘声绘色,我把你哄高兴了,这是一种提供服务的姿势。
但是得到这个产品从一开始,我们可能就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就是我拍着良心给你最好的东西,这就是台湾诚品书店的那个创始人吴清友讲的那段话。
最好的服务业的境界是什么?叫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我负责任地拍着良心,把最好的东西给你,我不讨你的欢心。
事实上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重要的心法。
比如说,说点可能脱不花一会不让我说的东西,在市场上我们跟一些订阅老师在谈合作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其他平台也在谈, 也在谈。
然后我发现我们和其他平台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其他平台往往是这样的,就是老师您的水平那还用说,只要出手一定是江湖震动,您说什么都好,您说什么都好听,来吧,只要到我们这开个付费订阅专栏,但是我们的嘴脸,说白了就比较难看。
首先摸产品,提各种各样的要求,然后你自己的第一想法想出来,那个产品的定位肯定是不对的。
然后我们会坐在那,搜肠刮肚开一下午会,定名字、定(英文00:59:59)、定位、定产品的样式,定所有的细节,然后不断的提要求。
但是恕我直言,到现在我还没看到任何一个订阅老师,被我们提要求给惹烦了,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情景。
后来我一想,对,所有的人都愿意跟最靠谱的人合作。
所有的人都愿意,对方是一个有要求、有想法、有主张,而且 有严格的纪律。
我们都知道我们自己身上是有惰性的,我们希望借助这种外在的力量,来改变我身上的这种惰性,他是帮助我成长,所以其实这个观念不用人说。
顺便再剧透一下,明早我们微信公众号要发的那篇主文,其实就是这个东西。
就是它在讲一个小生意人做生意的套路,进店之后我怎么用一套方法最后让他下单。
你看起来都是套路,但是我在最后罗胖曰里,我就写了这么一段话。
你真觉得用户傻吗?是因为被你的套路骗了吗?不,你就是玩套路,要是玩都特别认真,而且有章法的话。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相信和你做生意?我们在丛林狩猎的时代就已经形成了一种行为方式,叫把后背放给自己最靠谱,最放心的兄弟,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全体的同事在和所有的合作者,包括订阅老师的合作过程当中,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你虽然表面上说我们在服务于他,但是我们重新理解服务这个字,服务是什么?是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对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工作成果要有非常高的要求。
你是怎么样服务好你的那个协作对象?不是你讨他的欢心,给他讲故事,绘声绘色,满足他的需求,不是,是你越好他就越好,你越认真他就越认真。
所以这就回到查理芒格讲的那句话,怎样得到一个东西,让自己配得上它。
这也是今天这个情人节我想说的,很多人都以为女孩很难追,她需要我的这个条件,那个条件,我要发一个520块钱的红包表达我爱你,要送一个花到办公室,真他妈不懂女性。
你去找身边的那些有灵性的女子去问,她需要的是这个吗?需要的是你浑身散发一种雄性的魅力,需要你让她觉得她跟你甭管是过一夜还是过一生你靠得住,就这么点事,就这么个窗户纸。
很多人他还天天想着送多少个花,微信怎么写,我为什么发微信她就不回,或者我一发微信她就说她要去洗澡。
奴颜卑膝,胁肩谄笑不是服务,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服务。
所以这个精神是贯注在《得到》这个产品,也是家庭背景声,虽然是就是给大家听几段好听的声音,好的内容,但是背后的那个心法就这么深。
当然我们的用户可能会觉得就这么点破事,瞧你说的那叫一个高大上,但是我觉得有这个发心,我们才能把这个产品做好。
好了,情人节了,开完房了,也开完会了,干你们的正经事,赶紧生孩子听《家庭背景声》。
有什么用户问题要回答吗?没有我们就散会。
有用户的问题就像你说的把《家庭背景声》,把成年人要看的东西扔到孩子面前,会不会孩子没有办法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时候坏?
刚才有用户提出把成年人听的内容,看到内容端到孩子面前,孩子没有办法判断。
第一我们是干嘛的?我们就是干这个活的,帮孩子去判断,当然我相信能够听得懂我刚才在说什么,愿意给孩子听《家庭背景声》这样产品的人,你自己也能把这个关,我们坚信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好的工具而已。
还有那一条就是永远相信孩子,其实我们成人也一样,我们打开一本书,我们真的把他吃干扒尽,把这个书的背后的作者,所有本事都像北冥神功一样全部吸过来,不可能。
我们得到的也是其中的,断词陈片,某一个印象,某一个细节。
孩子也一样,孩子就那么一听一过,但是我们只要确保他是好的,他这一生他迟早应该遇到的内容,OK,那不就行了吗?他会和我们一样,在从中拿到他感兴趣的东西,永远不要低估孩子。
事实上,社会学上有一个词叫后喻时代,后喻时代,我们过去的理解只是年轻人比老人要好了,你看现在我们的爸妈用手机不得我们教吗?可是你知道现在一个三四十岁的人,他玩游戏真的要请教十一二岁的孩子,这个后喻时代的效应会越加发展,就是一个20多岁的父母,在很多领域,你真的不知道孩子能够告诉你什么。
最近我们在运作一套神书,但是可能周期会比较长,所以现在我不能说,这本书它的特点就是成人不知道他在写什么。
一本书很贵,因为是在意大利印刷,但是每个孩子都读得懂。
那本书我觉得等出来的时候,我们会配一个家庭背景声的一个产品上线,让大家领会一下什么叫孩子反过来教会我们。
他们的世界只是和我们不同,它们并不是更弱小的世界。
好吧,没问题,好,已经超过一个小时了,今天就这样情人节。
拜拜,下周二能直播吗?
能。
下周二晚上7:55再见。
还可以,我操情人节能。
大家真的不过节吗?你认为都是单身的。
还有一个人是边纹身边来看的。